美股近期漲得最凶的股票,例如 Krispy Kreme (DNUT.US) 、Opendoor (OPEN.US) 和 Kohl"s (KSS.US) ,其實有一個關鍵的共同點:它們都是被大量做空的股票。
這意味著投資者原先預期它們的價格將下跌,然而,這些做空者正一路蒙受損失,而且遭軋空的不僅只有迷因股。
Charles Schwab 首席投資策略師 Liz Ann Sonders 指出,自市場底部以來,迷因股和各類被大量放空的股票均表現顯著優異。她認為,散戶投資者可能正積極擠壓空頭,迫使投機者和機構重新布局。
自 4 月 8 日市場觸底以來,標普 500 指數已經上漲超過 25%,放空者已累計損失近 3550 億美元。僅從 5 月 22 日以來,虧損就超過 1000 億美元。押注股市下跌已成為虧損策略。
例如,在 4 月 8 日至 5 月 20 日期間,放空「科技七巨頭」(Magnificent 7) 的投資者損失超過 350 億美元。Cathie Wood 的方舟創新 ETF (ARKK.US) 在年初下跌近 30% 後,從 4 月底部以來也大漲近 90%。其主要持股如特斯拉 (TSLA.US) 、Coinbase(COIN.US) 、Robinhood(HOOD.US) 和 Palantir(PLTR.US) ,放空者每支股票的損失都至少達到 20 億美元。
Trend Labs 創辦人 JC Parets 指出,市場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歸因於投資者的「錯位」(mispositioning)。BNP Paribas 策略主管 Viktor Hjort 也表示,市場在缺乏實際基本面資訊時,被「抓到空頭」。
例如,華爾街日報 4 月 12 日的一項經濟學家調查顯示,近半數預計未來 12 個月會出現衰退。然而,衰退並未發生,股市和經濟的基本面表現普遍好於預期,使得空頭持續被軋。
此外,自從川普總統在 4 月 9 日首次軟化其最嚴厲的關稅立場以來,投資者對關稅政策的最壞擔憂也隨之消退。
Bespoke Investment Group 發現,羅素 1000 指數中 100 支被放空最多的股票,在過去三個月內,其表現已超越該指數逾 30 個百分點,累積漲幅超過 52%。
S3 Partners 董事總經理 Ihor Dusaniwsky 預計,隨著經濟成長且利率在今年稍晚可能下降,空頭將持續蒙受損失。他強調,在當前市場,與其說「買家自負」,不如說「賣家自負」更為恰當。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