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報導,瑞典金融科技公司 Klarna Group Plc 及部分股東計劃透過美國首次公開募股 (IPO) 籌資最高 12.7 億美元,此次掛牌行動原本因市場震盪而延後,如今在美國對關稅暫緩後重新啟動。
根據周二 (2 日) 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文件,Klarna 和部分持股人將發行 3,430 萬股,定價區間為每股 35 至 37 美元。若以上限價格計算,該公司市值將達到約 140 億美元。Klarna 自身將出售 560 萬股,其餘 2,880 萬股則由高階主管、共同創辦人 Victor Jacobsson,以及紅杉資本 (Sequoia Capital) 與丹麥富豪 Anders Holch Povlsen 旗下 Heartland A/S 等投資人出售。根據交易條件,該案預計 9 月 9 日定價。
今年美國 IPO 市場持續升溫。除去封閉型基金與其他金融工具,今年迄今首次公開募股籌資規模達 243 億美元,明顯高於去年同期的 204 億美元。與 Klarna 同步展開正式推廣的還有由溫克萊沃斯兄弟創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Gemini Space Station、美國私募巨頭黑石集團支持的工程公司 Legence,以及咖啡連鎖品牌 Black Rock Coffee Bar 等。
Klarna 今年 3 月已向 SEC 提交公開申請,但在 4 月因川普政府發動貿易戰造成市場震盪而暫停計畫。隨後,其他延後掛牌的金融科技公司如 EToro Group 和 Chime Financial 已先後完成上市。最新申報顯示,IPO 結束後紅杉資本將持有約 22% 的表決權。
Klarna 成立於斯德哥爾摩,以「先買後付」(BNPL) 服務崛起,並在疫情期間因線上購物熱潮快速成長。現任執行長 Sebastian Siemiatkowski 正推動公司轉型為全球數位銀行,提供簽帳卡及其他金融產品。競爭對手 Affirm Holdings(AFRM.US) 股價今年已上漲 45%。
Klarna 最廣為人知的仍是短期分期付款服務,但該公司近年逐步推廣「公平融資」(fair financing) 產品,允許消費者針對高單價商品採長期分期。此類貸款目前僅占交易總額約 2%,但隨著過去兩年參與商家數量翻倍,佔比有望上升。不過,這類長期貸款需計提更多呆帳準備,已拖累 Klarna 近幾季的財報。該公司在最新申報文件中警告,短期內「公平融資」業務將對財務表現帶來負面影響。
文件顯示,截至 6 月 30 日的六個月內,Klarna 淨虧損達 1.53 億美元,營收 15.2 億美元;去年同期則為虧損 3,800 萬美元、營收 13.3 億美元。
此次發行由高盛、摩根大通與摩根士丹利主導,另有 11 家金融機構參與承銷。Klarna 計劃在紐約證交所掛牌,股票代碼為「KLAR」。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