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工業生產 8 月僅小幅上升,延續近月疲弱走勢,顯示製造業復甦仍面臨挑戰。聯準會 (Fed) 周二 (16 日) 公布數據顯示,工廠、礦業及公用事業整體產出月增 0.1%,略優於市場預期的持平,但前值被下修為萎縮 0.4%。
製造業產出占整體工業生產約四分之三,8 月成長 0.2%,優於經濟學家預估的下滑 0.2%。若扣除汽車,工廠產出僅微升 0.1%。礦業和能源開採回升 0.9%,扭轉 7 月下跌 1.5% 的頹勢;不過公用事業則大減 2%,創下自 3 月以來最大降幅,其中電力供應下滑 2.3%,掩蓋了天然氣小幅增加 0.2% 的表現。
Fed 數據也顯示,工廠產能利用率微升至 76.8%,但整體工業產能利用率幾乎無變動,反映企業仍未全面擴張產能。《彭博》經濟學家分析指出,雖然 8 月數據表面上優於預期,但部分原因來自 7 月基期下修;細項顯示汽車、鋼鐵、藥品及紡織等產出成長,這些產業正好是川普政府特別重視的領域,或將受到政策青睞。
市場也將工業生產放緩與人工智慧 (AI) 熱潮的矛盾拉上關聯。雖然 AI 概念股股價飆升,推動資本市場大漲,但能源與公用事業需求卻未見同步成長,引發市場質疑 AI 帶動的實體需求是否被高估。尤其在電力使用量不升反降的情況下,部分分析師認為這反映 AI 熱潮對實際產業鏈的支撐效應仍有限。
整體而言,美國製造業仍受川普政府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影響。7 月底宣布的修訂版關稅方案雖帶來部分清晰度,但美中之間尚未達成新的貿易協議,而最高法院也預定 11 月就川普關稅合法性進行辯論。隨著企業資本支出受壓,製造業需求依舊呈現不均。
其他調查則凸顯製造業疲態。紐約州 9 月工廠活動指數大幅下滑,顯示需求降溫;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ISM)8 月製造業指數也連續第六個月萎縮。儘管如此,零售銷售在 8 月意外強勁成長,顯示消費支出仍有韌性,或在一定程度上支撐美國經濟。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