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聯準會 (Fed) 開啟降息周期,全球資本市場迎來新一輪上漲熱潮。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上周五 (19 日),全球主要股市總市值(TMC) 突破 121.6 兆美元,其中美股以 66.74 兆美元佔據半壁江山,是排名第二的中國股市 12 兆美元的 5 倍有餘,更創下多項歷史紀錄。
從區域分佈來看,日本股市以 7.4 兆美元位列第三,港股緊追在後達 7 兆美元。歐洲市場方面,泛歐交易所總市值為 5.6 兆美元排名第五,英國與德國分別以 3.6 兆和 3 兆美元位列第八跟第九。
新興市場中,印度股市表現亮眼,總市值達 5.2 兆美元,排在第六名,加拿大以 3.9 兆美元排名第七、韓國及澳洲等市場均維持穩健成長。
值得關注的是,美股「七巨頭」企業展現出驚人統治力。輝達一家公司市值超越加拿大股市總和,微軟獨力超過英國股是估值,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的規模更與多個國家股市形成鮮明對比。
專家指出,目前美股 TMC 已突破多重歷史高點。透過比較美國 GDP、廣義貨幣 M2 及實體經濟總債務三大核心指標發現,除 TMC/M2 指標與 2000 年網路泡沫高點持平外,TMC/GDP 與 TMC/TOD(總債務) 兩項關鍵數據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 TMC/GDP 比率持續攀升,巴菲特曾將此指標視為判斷股市估值的重要參考,而當前數值已遠超過 2000 年與 2021 年兩個歷史高點。
更具重大意義的是,即便將評估角度擴展至全球範圍,美股表現依然搶眼。
最新統計顯示,2024 年美股總市值佔全球 GDP 比重首次突破 50% 大關,達到 54% 的歷史新高。考量到 2025 年全球名目 GDP 增量預計不超過 10%,但美股今年以來增幅已超過 11%,實際比值很可能已逼近 60%,這意味著美股總市值不僅超越美國自身經濟規模,也超過全球實體經濟總量的一半。
市場觀察人士指出,這種超常規成長態勢與 Fed 貨幣政策轉向密切相關。降息預期持續推高資本市場風險偏好,以科技股為代表的成長型企業估值持續提升。
但多位經濟學家提醒,目前美股估值水準已觸及多重警戒線,必須警惕貨幣政策調整節奏變化可能引發的波動風險。隨著全球資金持續湧入美國市場,這種「一枝獨秀」的格局能否持續,將成為影響未來全球資本市場走向的關鍵變數。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