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TSLA.US) 將於周三 (22 日) 美股盤後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三季財報,市場預期美國買家趕在電動車稅務抵減到期前的搶購潮,將推動營收回升。不過,投資人更關注執行長馬斯克對未來成長的展望,包括新款平價車型銷售動能與自駕計程車 (Robotaxi) 進展。
稅務抵減激勵買氣 預估營收年增 4.2%
根據 LSEG 彙整的市場預測,特斯拉第三季營收可望達 262.4 億美元,年增約 4.2%;但獲利表現預料不如去年,《彭博》數據顯示,淨利可能年減 25%。Visible Alpha 的分析師預估,扣除監管積分後的汽車毛利率約 15.6%,低於去年同期的 17.05%。
這波財報成長主要受惠於美國 7,500 美元電動車購車抵減 (Tax Credit) 在 9 月底到期前的需求高峰。不過,稅務優惠到期後的銷售動能令人憂慮,尤其特斯拉新推出的 Model 3 與 Model Y「Standard」平價版本雖降價約 5,000 至 5,500 美元,但也因縮小電池、改用功率較低的馬達並刪減部分功能而壓低利潤。公司同時調降高階款租賃價格以刺激需求。
馬斯克押注 AI 願景 股價高估惹爭議
儘管連年獲利萎縮,特斯拉股價過去 12 個月仍翻倍上漲,帶動公司市值突破 1.4 兆美元。市場普遍認為,投資人已將焦點從電動車轉向馬斯克的人工智慧 (AI) 與自動駕駛願景。
科技研究機構 Futurum Group 執行長 Daniel Newman 表示:「特斯拉的故事從來不是關於這一季的業績,而是關於它是否能不斷創新、轉向未來。」
特斯拉目前本益比高達預期獲利的 195 倍,為標普 500 指數中第四昂貴的股票,遠高於蘋果 (AAPL.US) 的 32 倍與微軟 (MSFT.US) 的 33 倍。相比之下,福特 (F.US) 與通用汽車 (GM.US) 等傳統車廠的本益比僅為個位數。分析師指出,市場「明顯把特斯拉視為一家超越汽車製造業的企業」,但實際上其 AI 與機器人業務距離獲利仍遙遠。
自駕計程車進展受關注 第四季銷售恐驟降
投資人預期,馬斯克將在本次財報會中更新自駕計程車計畫的進展。他先前表示,特斯拉的自駕計程車年底前將能服務美國一半人口。Cantor Fitzgerald 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市場最想知道的是特斯拉在第四季與 2026 年的自駕車營運規模,包括車隊數量、累積行駛里程與服務區域。
然而,特斯拉的主力仍在汽車銷售。隨著川普政府撤回鼓勵電動車採購的聯邦政策、稅務抵減到期,第四季交車量恐出現明顯下滑。
Barclays 分析師 Dan Levy 預測,本季交車量可能降至 42.5 萬輛,低於市場共識的 44.8 萬輛,也遠低於第 3 季的 49.7 萬輛。《彭博》分析師 Steve Man 直言:「用『墜崖式下滑』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隨著獲利預期持續下修,市場估特斯拉 2025 年每股盈餘將降至 1.75 美元,僅為半年前預期的 2.66 美元。即使如此,投資人仍押注馬斯克的 AI 夢想。
Roundhill Financial 執行長 Dave Mazza 說:「當微軟與輝達 (NVDA.US) 正實際從 AI 中獲利時,特斯拉的估值卻仍繫於它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企業,而這個願景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將決定它的下一段旅程。」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