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周一 (17 日) 報導,因美國關稅高於預期,歐盟執委會下修 2026 年經濟成長預測至 1.2%。儘管今年歐元區經濟活動具韌性,執委會上調今年成長預測至 1.3%,但外部環境挑戰仍拖累明年展望。
歐盟執委會在半年度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今年前三季經濟成長超出預期,在民間消費和投資攀升帶動下,未來幾季仍將保持動能。
執委會預期,包含將於明年 1 月 1 日加入的保加利亞在內的 21 國歐元區,今年整體 GDP 將成長 1.3%,高於先前預估的 0.9%,也優於去年的 0.4%。
小幅下修明年經濟成長預測
不過,2026 年成長預測從先前的 1.4% 小幅下修至 1.2%。執委會表示,充滿挑戰的全球環境持續拖累前景,風險偏向下行。報告點出,原因之一是對美出口關稅平均稅率高於先前預測。
先前預估大多數歐盟商品出口美國的關稅為 10%,後來在今年夏天達成的貿易協定中敲定為 15%。新預估假設所有國家和產業別的關稅,在預測期間內都將維持。
歐盟執委 Valdis Dombrovskis 補充,「同時,相對於中國或印度等許多其他經濟體,歐盟面臨的平均關稅較低。這為歐盟經濟提供相對優勢。」
展望未來,執委會指出股市波動帶來的成長風險,尤其是美國科技類股,歐盟內的政治不確定性和氣候災害也構成威脅。Dombrovskis 表示,不確定性將持續成為未來幾年歐洲經濟的主要特徵,但具韌性的勞動市場、改善的購買力和有利的融資條件,仍將支撐溫和的經濟成長。
通膨、失業與德國展望
歐盟通膨率預計將在 2026 年持續放緩至 1.9%,略高於先前預期的 1.7%,但仍在歐盟 2% 目標範圍內,2027 年預計穩定在 2%。執委會表示,服務業和食品通膨下降將被能源價格上漲抵銷,而進口競爭壓力加劇和歐元升值,應會抑制非能源商品的通膨。
失業率預計將持續改善,從今年的 6.3% 降至 2026 年的 6.2% 和 2027 年的 6.1%,這與歐盟工作年齡人口萎縮趨勢一致。
身為歐盟最大出口國的德國,今年成長預測從零成長上調至 0.2%。執委會指出,投資人信心上升,認為德國大幅增加財政支出將提振經濟。今年 3 月,德國國會同意高達 1 兆歐元 (1.162 兆美元) 的民用和國防投資方案。
面對不確定的外部環境,歐盟強調需要推動內需以增強競爭力。Dombrovskis 表示,成長展望已納入德國財政刺激措施,以及歐盟復甦與韌性基金的影響。「充滿挑戰的外部環境意味著我們應該仰賴國內動能來推動成長,」他說。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