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標普500總資本支出-折舊)/美國名義GDP,實際上是在衡量企業相對於整體經濟規模,進行了多少“淨擴張”投資。上市公司在扣掉折舊之後,真正“新增”的資本開支,相對於整個經濟體量的比例。比例越高,意味着企業在做大規模“淨擴張”投資。如果這個擴張並沒有被足夠的真實利潤和需求吸收,就往往是泡沫前夜。過去30多年的有4個高峯:2000年,互聯網/TMT泡沫;2007年,房地產+槓桿泡沫;2014年,頁巖油/能源投資泡沫;以及目前雲+AI基建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