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煤澳洲(03668.HK) +0.680 (+2.429%) 沽空 $52.29萬; 比率 2.079% 公佈,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季度,按100%基準計,原煤產量1,580萬噸;商品煤產量1,230萬噸;權益商品煤產量930萬噸;權益煤炭銷量1,070萬噸;平均煤炭銷售價格140澳元/噸。截至2025年9月30日現金餘額18億澳元。
公司維持2025年營運指引不變,權益商品煤產量為3,500至3,900萬噸,產量目前高於區間中值,全年產量可能會達到區間上端。 現金營運成本為89至97澳元/噸,2025年上半年93澳元/噸,預計全年將處於區間中位水平。權益資本開支為7.5至9億澳元,推進順利,預計在指引範圍內。
公司表示,持續觀察到國際動力煤及冶金煤市場依然面臨挑戰,主要掛鈎的價格 指數雖有小幅回升,但全球多個地區仍存在煤炭供應過剩的情況。
地區劃分上,東北亞地區夏季持續高溫,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在本季度因用電需求增加而大幅去庫;但截至目前,中國台灣和韓國的煤炭進口按年分別下降9%和4%。相對而言,日本則進入補庫階段,年初至今進口量按年增長5%,這在一定程度上對GCNewc指數形成支撐。
中國同樣經歷了炎熱夏季,8月進口有所增長,但由於國內煤炭產量上漲,年初至今進口量按年下降20%。儘管近期國內產量出現階段性下降,但尚未顯現結構性變化的跡象。
與國際動力煤市場需求疲軟相比,供應端則維持相對穩定。儘管多次遭遇極端天氣影響港口營運,澳洲出口量仍與去年相當。
在冶金煤市場方面,公司觀察到需求疲軟,而供應端的反應相對遲緩。全球海運冶金煤貿易總量截至目前按年下降11%。主要市場中,中國因房地產市場及基建相關活動放緩,進口按年減少14%;日本和韓國受製造業和整體經濟疲弱影響,進口均下降10%。中國台灣的整體經濟表現相對更具韌性,進口減少4%。印度是一個例外,受益於建築活動對鋼材需求的支撐,進口量與2024年基本持平。儘管部分傳統市場的進口量有所減少,但公司仍對長期前景保持樂觀,尤其考慮到多項預測顯示煤炭需求將持續至2040年以後。
在澳洲,部分礦山盈利能力承壓,出口按年減少9%,這顯示出一定程度的供應收縮。加拿大出口則減少5%,但這主要是由於一處出口碼頭的裝船機起火事件導致煤炭處理能力下降。
公司表示,總體而言,國際煤炭市場環境仍然充滿挑戰,國際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也持續存在。若煤價要實現回升,必須依靠需求顯著增長或供應端的實質性收縮;前者可能性較低,而後者雖已開始顯現,但節奏緩慢,不少進入託管程序的礦山仍在持續生產。儘管如此,部分業內人士持樂觀態度,認 為煤價已觸底或甚至略有反彈。 (hc/u)(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10-20 16: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