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展現出顯著的韌性,GDP增長率達到5.3%。除了去年有利的基數效應外,經濟增速強勁也得益於出口的持續強勁增長。即使面臨關稅阻力,2025年前七個月出口依然按年增長6.1%。第二季度進口增速略有回升,但總體上淨出口對上半年整體增長的貢獻率依然達到約30%,與去年大致相同。
上半年經濟的穩定表現,有助於中國更好達成在兩會期間設定的5%經濟增速目標。艾西亞認為在當前的財政刺激政策下是可行的。
不過,7月份數據表明,下半年將面臨更多阻力。年初至今,零售消費按年增速從6月份的5.0%放緩至4.8%,這表明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的帶動效應正在消退。受房地產行業持續疲軟和收縮的影響,投資年初迄今按年增速從2.8%大幅下降至1.6%。房價和房地產銷售總體看仍然承壓,改善更多地集中於一線城市。
因此,如果沒有更強有力、更持久的刺激措施,尤其是針對服務消費的刺激措施,維持上半年的勢頭並不容易。投資仍然是一個隱患。在持續的通貨緊縮壓力下,PPI徘徊在-3%以下,CPI徘徊在零附近,在產能過剩和反「內捲式」競爭的現狀下,企業會考慮暫時抑制投資。在房地產投資大幅負增長且房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投資疲軟的情形可能會持續。
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通過增發債券來刺激基礎設施投資,進而刺激經濟。近期宣布的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項目等基礎設施項目,也凸顯了政府增加公共投資的決心。然而,即使中國需要從高度依賴房地產的舊增長模式轉型,預計中國政府也不會僅僅對單一行業加大投入。
總體而言,中國今年有能力實現年初設定的經濟目標,但未來的不確定性仍然不可輕忽。可以預見貿易摩擦和持續的通縮壓力帶來的阻力,同時政府在未來必要的時候也有能力推出更多刺激措施。該行將中國今年GDP增長率的預測調整至5%,明年調整至4.5%。(sl/w)
AASTOCKS新聞